9月20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广东省科协、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珠海市科协、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广东科技报社承办,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金湾区科协、珠海经济特区顺益发展有限公司支持的“科普中国说”AG600珠海站在珠海市顺益科技园开讲。
作为中国大飞机“三剑客”之一的“鲲龙”AG600,是全球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填补了我国在大型特种民用飞机领域的空白。本次演讲以“鲲龙出海守疆土 智驭长空筑担当”为主题,聚焦“鲲龙”AG600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邀请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AG600系列总设计师黄领才、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建明、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试飞员安瑞、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航电部工程师李俊勰四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向公众展现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与应急救援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黄领才以“‘鲲龙’诞生记:中国为何需要一架‘既会飞又会游’的飞机”为主题展开演讲。他从战略需求切入,深入揭秘AG600的研制背景,包括填补国内空白、解决森林灭火和海上救援等现实难题;详细介绍设计历程,涵盖气水动布局、抗浪技术、机舱增压等关键技术的研发过程。他通过分享数百次模型试验等真实案例,生动展现了中国航空人如何勇攀科技高峰,攻克“水陆两栖”多重挑战,诠释了“大国重器从概念到实机”的艰辛与创新。

黄领才
马建明以“AG600背后的科技力量”为题,运用“超级大吸管”“天降瀑布”等鲜活比喻,拆解复杂原理讲述了AG600的“硬核装备系统”——20秒汲水12吨的汲水装置、精准覆盖火场的投水系统、单次可载50人的救援能力。他直观呈现了飞机“灭火+救援”的强大功能,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科技如何转化为救援实效”。

马建明
安瑞带来“走进AG600试飞机组——驭风踏浪,极限验证”主题演讲。他以第一人称视角还原驾驶AG600执行任务的全过程:从起飞准备,到应对复杂气象,再到精准救援等各个环节。他还揭秘抗气流、水面降落技巧等飞行操作要点,通过“与风雨过招”的沉浸式场景,安瑞的讲述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大国重器的实战能力。

安瑞
李俊勰从青年设计师的独特视角出发,带来“从图纸到蓝天:与AG600的共成长之路”主题演讲。他以成长为线索,讲述AG600“全国研制、珠海总装”的协作模式与十六年攻坚历程。同时,聚焦自己负责的电气线路互联系统设计挑战,分享从学生到骨干的成长故事,揭示了“青春奋斗与国之重器”的紧密联结,传递出“平凡人铸就非凡”的科技正能量。

李俊勰
四位专家的精彩演讲,将“鲲龙”AG600从研制背景到设计突破、从科技力量到实战能力、从成长历程到青春奋斗的故事一一展现,不仅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更传递了“科技报国、青春奋斗”的正能量。未来,AG600将继续展翅于山海间,而中国航空人的创新故事,也将激励更多人投身科技强国征程。
活动尾声,还进行了“梦想起航”仪式,学生代表们手持飞机模型,齐齐放飞。一架架承载着航空梦想的小飞机腾空而起,象征着青少年们对科技探索的热情与憧憬展翅高飞。随后,学生们前往华南通飞AG600生产总线进行参观。在专业人员的引导和讲解下,学生们近距离观察AG600的生产流程,从零部件的精密加工到整机的组装调试,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们惊叹不已,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大国重器背后的科技力量与工匠精神。

此项活动是珠海市首届“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的举办,是珠海市科协着力推动珠海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以“青春奋斗和国之重器”的紧密联结,展现大国重器的实战能力,激发青少年及公众对航空飞行的兴趣与责任感。
文章主题词:
“鲲龙”展翅
解锁大国重器
科普中国说
珠海站
(作者:)